-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的文明復興:鄭永年論中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00658
- 條形碼:9787520700658 ; 978-7-5207-0065-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的文明復興:鄭永年論中國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了作者過去數年對中國的文明復興研究的論文和演講稿。著重從中國道德體系建設、意識形態崛起,話語權建設以及知識體系建設的角度探討中國的文明復興。分析了道德解體現狀、原因和道德重建;中國當前意識形態狀況和重塑中國社會意識形態的必要性;并從國際話語權和中國知識體系建設兩大重要方面探討中國的崛起和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在文章結尾部分還附錄了儒學與現代國家建設的主題訪談,討論中國傳統文化對中華文明復興的意義。
中國的文明復興:鄭永年論中國 內容簡介
鄭永年教授的這本書主要針對中國社會道德重建、文化和國際話語權建設、中國文化崛起等熱門社會話題進行深入客觀的研究分析,具有很強的可讀性;中國的文明的復興也是對十八大以來如何進行中國道路建設的一大破題,為中國道路建設提供文化支持。這個選題具有深刻性和前瞻性,對社會研究領域具有極大的理論參考和實際意義。非常適合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當代青年大學生以及位卑未敢忘憂國的關心國家社會發展的平凡的大眾閱讀。
中國的文明復興:鄭永年論中國 目錄
**章:中國社會道德體系重建
**節 金錢社會與文明不安全1. 金錢是萬能的?2. “命系一錢”的中國社會3中國年輕一代金錢膜拜,誰之過?第二節 中國社會到了道德重建的時候1.中國的GDP主義及道德的解體2. 道德解體與中國人的生存危機3. 道德解題的根源:是市場還是政治4. 如何重建中國社會道德體系
第二章:中國社會意識形態的崛起**節 新全球主義意識形態從何而來1. 新全球主義心態從何而來2. 意識形態何以迅速變革3. 中國應避免中西方意識形態冷戰
第二節 中國意識形態當代轉型1. 中國意識形態的兩極化及其后果2. 國家建構與執政黨之間的張力3. 為什么中國需要建設國家意識形態?4. 社會意識形態的崛起
第三章:中國話語體系建設
**節 中國的也可以是普世的1. 中國在國際事務中還沒有話語權2. 中國必須提升國際話語權3. 中國話語權建設的有效途徑和方法4. 中國的話語體系建設第二節 中國外交的大變局與大抉擇1. 中國的抉擇決定世界未來格局2. 經濟依賴不是和平的保證3. 中國的選擇第四章:從文明角度把握中國的未來
**節 告別中國百年悲情1.中國正發展新的文明因素2.文明自信需配合政治自信
第二節 包容使中國更強大1.中華文明發展的四個階段2.當今中國仍需要中學為主、西學為次3.塑造中國價值需要找回三個傳統
第三節 中國文化體系重建
1. 中國能否為世界提供一種新的文化選擇2. 是什么阻礙了文化軟實力的崛起3. 文化創新的三個解放4 .新的文化選擇
第五章:儒學:能成為中國軟力量的核心嗎1. 儒學與現代國家建設2. 東亞的儒家特征3. 文明競爭與儒學的未來
中國的文明復興:鄭永年論中國 作者簡介
鄭永年(1962—),浙江省余姚人。中國政治、社會問題與國際關系專家,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國際中國研究雜志》(國際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和《東亞政策》主編,羅特里奇出版社《中國政策叢書》主編和世界科技書局《當代中國研究叢書》共同主編。歷任北京大學政治與行政管理系助教、講師,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資深研究員,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獲得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麥克阿瑟基金會(1995-1997)和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2003-2005)研究基金。主要從事中國內部轉型及其外部關系研究。其主要興趣和研究領域為民族主義與國際關系;國際和東亞地區安全;中國的外交政策;全球化、國家制度和社會轉型;社會運動與民主化;中國政治與中央地方關系。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