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鄉親們/鐘兆云 鐘巧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29585
- 條形碼:9787521229585 ; 978-7-5212-2958-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鄉親們/鐘兆云 鐘巧云 本書特色
以客家鄉村為舞臺,揭示農民命運,展現鄉土百態
從血脈深情的印記出發,作者用數十年的精細體察,勾勒出了農民的形象
作者細膩地描繪了農民群體的命運遭際和心靈秘密,展現客家鄉村的美丑善惡,為讀者展現出一幅真實而動人的鄉村畫卷
鄉親們/鐘兆云 鐘巧云 內容簡介
小說以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的客家鄉村為創作舞臺,揭示了當代中國南方鄉村農民群體的命運遭際和心靈秘密,尤其是轉型時期他們所遇到的種種問題,以及新農村建設中不容回避的現實矛盾。作者從血脈深情的印記出發,憑借數十年的精細體察,勾勒出農民在城鄉差距下的追求、抗爭、墮落與堅守,刻畫了多層面的沖突與情感糾葛,展現出美丑善惡的世間百態,透視了底層疾苦,描繪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小說描摹出一派色彩斑斕的鄉土意象,濃郁地渲染客家民俗和田園風光,人物對話采擷原生態的客家方言及俗語,在著力弘揚客家文化的同時,呼喚客屬鄉親的家園記憶和精神共鳴。
鄉親們/鐘兆云 鐘巧云 目錄
目錄
001 / 圍屋里的雞毛蒜皮
040 / 父親正傳
079 / 寶 哥
092 / 發哥的生前死后
120 / “土皇帝”虎腚
143 / “四類分子”一家遭逢記
178 / 如此婆媳
189 / 大伯母的風塵往事
200 / 村里有個霸坑鳥
216 / 風 水
225 / 光棍司令有富古
243 / 牛皮舅
257 / 發貴狗
270 / 兩性人
302 / “廣播筒”逸事
337 / 無主題婚姻變奏
379 / 花心男和倒貼女
409 / 王晃子的婚外情
428 / 屠 者
438 / 烏龜和錢歸
446 / 賭 徒
454 / 村婦的名節
462 / 夫妻之道
481 / 旋轉人生
491 / 嗩吶班
506 / 鋪路進行曲
510 / 征地補償眾生相
519 / 扶貧款
531 / 村選一二三
546 / 后 記
鄉親們/鐘兆云 鐘巧云 相關資料
(頁碼:001-003)
圍屋里的雞毛蒜皮
1
這里的山,挨得親熱,錯落有致,不是這兒隆起就是那兒拱起,狀如萬象,四時易服。這樣的山,遠近高低,或觸星天,或臥田地,或伏水畔,或偎屋旁。村中有山,山背有屋,像是貼在天邊的寫意水墨。
無山不客,無客不山,這是客家民系人口分布和居住環境的特點。我們這個交界于閩粵贛三省的美溪村,算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山腳下,綠野連堂,小橋流水,雞犬相聞。一座無從知道年份的客家圍屋上空,曾回響著三首分別傳唱于閩西、粵東、贛南的客家童謠:
月光光,照嶺背,鵝揩水,鴨洗菜,雞公礱谷狗踏碓。親家來,姐姐到,天上星宿摘唔到。糯米粉,白砂糖,做得佢們嘗一嘗,唔話們冇排場。
月光光,樹頭背;雞公礱谷狗踏碓,狐貍燒火貓炒菜;猴哥送飯用背背,田雞婆婆搶老妹。
丫丫睡,睡哩來摘菜。摘一皮,留一皮,留來天光后日嫁滿姨。滿姨嫁到禾場背,雞公礱谷狗踏碓。
多少年過去了,三首童謠已隨山風漸去,余音卻繚繞在我們的心頭。直到今天,我們還由衷贊美三首童謠的想象力之豐、詼諧之趣、童話色彩之瑰麗,尤對“雞公礱谷狗踏碓”之句,產生無窮遐想。
“雞公礱谷”好解,意指公雞幫助主人推礱,去掉稻谷的外殼,變成一粒粒珍珠般的米粒。而“狗踏碓”,就讓一般人費心思了。
(頁碼:001-003)
圍屋里的雞毛蒜皮
1
這里的山,挨得親熱,錯落有致,不是這兒隆起就是那兒拱起,狀如萬象,四時易服。這樣的山,遠近高低,或觸星天,或臥田地,或伏水畔,或偎屋旁。村中有山,山背有屋,像是貼在天邊的寫意水墨。
無山不客,無客不山,這是客家民系人口分布和居住環境的特點。我們這個交界于閩粵贛三省的美溪村,算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山腳下,綠野連堂,小橋流水,雞犬相聞。一座無從知道年份的客家圍屋上空,曾回響著三首分別傳唱于閩西、粵東、贛南的客家童謠:
月光光,照嶺背,鵝揩水,鴨洗菜,雞公礱谷狗踏碓。親家來,姐姐到,天上星宿摘唔到。糯米粉,白砂糖,做得佢們嘗一嘗,唔話們冇排場。
月光光,樹頭背;雞公礱谷狗踏碓,狐貍燒火貓炒菜;猴哥送飯用背背,田雞婆婆搶老妹。
丫丫睡,睡哩來摘菜。摘一皮,留一皮,留來天光后日嫁滿姨。滿姨嫁到禾場背,雞公礱谷狗踏碓。
多少年過去了,三首童謠已隨山風漸去,余音卻繚繞在我們的心頭。直到今天,我們還由衷贊美三首童謠的想象力之豐、詼諧之趣、童話色彩之瑰麗,尤對“雞公礱谷狗踏碓”之句,產生無窮遐想。
“雞公礱谷”好解,意指公雞幫助主人推礱,去掉稻谷的外殼,變成一粒粒珍珠般的米粒。而“狗踏碓”,就讓一般人費心思了。
碓,用木頭、石塊制作而成的搗米器具,通過腳踏,使碓錘在反復起落中將石臼中的米糧舂成粉狀。每當人們在碓坊忙碌著放米糧、踏碓、刮碓錘、掃粉時,好動的家犬常常仿效主人干活之狀,在碓左碓右跳來繞去,甚至還和主人一起用腳踏碓,宛如一個小幫手。再通人性的機靈狗,畢竟也是四腳動物,無法把踏碓舂米一類的活,干得有板有眼。于主人來說,狗的幫忙雖然在周而復始的枯燥勞作中增添了一絲趣味,卻往往越幫越亂,任其下去,勢必弄得一團糟。久而久之,客家人便將做事不講章法、馬虎了事稱作“狗踏碓”和“雞公礱谷”。
現實生活中,“雞公礱谷”和“狗踏碓”雖含貶義,并被作為勸誡、諷喻之例,但一代代客家兒童,心目中卻仍將此視為美景趣事,反復吟哦傳唱。
山麓圍屋里的妯娌們,唱得各有音色聲情,一如她們的人生。
2
大伯母是梅州嫲,生有一男一女,男叫榮寶,女喚秋香,孤兒寡母,日子過得清湯寡水,連狗都餓得兩眼發綠,哪還能幫主人踏碓?二伯母是會昌嫲,相比于她的潑辣性格,二伯父就顯得太過收斂了。他體弱多病,走路要踏死蟻公,干不了重活,人稱“食死佬”。他們膝下無嗣,倆孤老做伴,溫飽倒能維持。
父親和兩位伯父同一個祖父,三家人長期共住一院。房屋之間有一大塊空地院落,中有一方天井,分上廳堂和下廳堂。大伯母和二伯母住一片,連廚房都是同一間,東西兩頭筑灶而已。我們一家住一片,闊了許多。房子雖舊,卻可以穿堂過巷,每年修修補補的,遮風避雨差強人意。
在我們來世前,這個門口有石獅子看守的圍屋還殘存威儀,二伯父也不是那副模樣,而且,這個圍屋剛剛平息過一場流血事件。
鄉親們/鐘兆云 鐘巧云 作者簡介
鐘兆云,福建省作協副主席。中學時代發表處女作,迄今已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解放軍文藝》《當代中國史研究》等報刊發表作品及學術論文,出版專著《劉亞樓上將》、《辜鴻銘》(三卷本)、《商道和人道》、《我的國籍我的血》、《海的那頭是中國》、《谷文昌:只為百姓夢圓》、《奔跑的中國草》及鄉村三部曲等五十余部,兩千余萬字。參與編劇的長篇電視連續劇曾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播出。作品曾入選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獲中國人民解放軍圖書獎、華僑文學獎、2023年度中國好書、2023年文學好書榜年度好書、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 “五個一工程”獎等。 鐘巧云,閩西客家農民,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福建省作協會員,武平縣政協委員,武平縣政協文史員,武平縣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會員,武平縣作協副會長。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中二年級時輟學回家務農,亦耕亦讀中癡迷文學至今,在《北京文學》、《光明日報》、香港《大公報》等報刊發表多篇作品。與弟弟鐘兆云合著鄉村三部曲,并出版個人散文集《一味難盡》。曾獲福建省優秀文學作品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