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小學生名家經典快樂閱讀書系四年級下:灰塵的旅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730138
- 條形碼:9787559730138 ; 978-7-5597-3013-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小學生名家經典快樂閱讀書系四年級下:灰塵的旅行 本書特色
《灰塵的旅行》是我國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爺爺的一部科普書。作者采用擬人的手法,以細菌的口吻,風趣幽默的筆觸,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幻、神秘的細菌世界。全書內容生動活潑,淺顯易懂,能夠幫助小學生學到科學知識,感悟科學魅力,提高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小學生名家經典快樂閱讀書系四年級下:灰塵的旅行 內容簡介
《灰塵的旅行》又名《細菌世界歷險記》,是有名科學家高士其的作品精選集。書中的主人公是一個自稱為“菌兒”的細菌,為讀者介紹了它的身世以及它奇妙的漂泊經歷。同時它也介紹了細菌的一些特點,比如怕火,比如細菌*喜歡的吃的東西是動物腸里的食物和人體內的紅血球等等。作者以擬人化的手法,通俗易懂的語言,幽默的筆調,將深奧、神秘的科學講得形象生動,明白曉暢,描繪了“菌兒”的前世今生,激發讀者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愛,更能提升閱讀和寫作水平。
小學生名家經典快樂閱讀書系是配合統編小學語文課本“快樂讀書吧”板塊,特別為孩子們編輯制作出版的課外讀物。旨在緊密結合課本的同時,開拓孩子的閱讀視野,給孩子一個名家經典作品的閱讀范本。
小學生名家經典快樂閱讀書系四年級下:灰塵的旅行 目錄
我的名稱
我的籍貫
我的家庭生活
無情的火
水國紀游
生計問題
呼吸道的探險
肺港之役
食道的占領
科學小品:細菌與人
細菌的衣食住行
細菌的大菜館
清水和濁水
紙的故事
灰塵的旅行
鏡子的故事
熱的旅行
溫度和溫度計
衣料會議
談壽命
高士其的道路、作品與人民性
小學生名家經典快樂閱讀書系四年級下:灰塵的旅行 節選
我的名稱 這一篇文章,是我老老實實的自述,是請一位曾直接和我見過幾面的人記錄下來的。 我自己不會寫字,就是能寫出來,恐怕連螞蟻也看不見。 我也不曾說話,就是有一點聲音,恐怕連蒼蠅也聽不到。 那么,這位做記錄的人,怎樣接收我心里所要說的話呢? 那暫時是一個秘密,恕我不公開吧。 閑話少講,且說我為什么自稱作“菌兒”。 我原想取名為“微子”,可惜中國的古人已經用過了這名字,而且我嫌“子”字有點大人氣,不如“兒”字謙卑。 自古中國的皇帝都被稱為“天子”。這明明是要挾老天爺的聲名架子,以號召群眾,使小百姓們嚇得不敢抬頭。古來的圣賢名哲,又都好稱為“子”,什么老子、莊子、孔子、孟子……“子”字未免太名貴了,太大模大樣了,不如“兒”字來得小巧而逼真。 我的身軀,永遠是那么幼小。人家由一粒細胞出身,能積成幾千、幾萬、幾萬萬。細胞能變成一根青草、一棵白菜、一株掛滿綠葉的大樹,或變成一條蚯蚓、一只蜜蜂、一條大狗、一頭大牛,乃至于大象、大鯨,看得見,摸得著。我呢,也是由一粒細胞出身,雖然分得格外快,格外多,但只恨它們不爭氣,不團結,所以變來變去,總是像一盤散沙似的,孤零零的,一顆一顆,又短又細又寒酸,慚愧慚愧,因此今日自命作“菌兒”。為“兒”的原因,是小。 至于“菌”字的來歷,實在是很復雜,很渺茫。屈原所作《離騷》中,有這么一句:“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苣。”這里的“菌”,是指一種香木。這位失意的屈先生,拿它來比喻賢者,諷刺楚王。我的老祖宗究竟有沒有那樣清高,那樣香氣熏人,也無從查考。 不過,現代科學家都已承認,菌是生物中一大類。菌族菌種,很多很雜,菌子菌孫,布滿地球。你們人類所*熟識的,就是煮菜煮面所用的蘑菇、香蕈之類,那些小紙傘似的東西,有著黑圓圓的蓋,硬短短的柄,實是我們菌族里的大漢。 當心哪!勿因味美而忘毒。那大菌,有的很不好惹,會毒死你們這些貪吃的人哪! 至于我,我是菌族里*小*小、*輕*輕的一種。小到你們肉眼看得見灰塵的紛飛,卻看不見我們也夾在里面飄游;輕到我們好幾十萬掛在蒼蠅腳下,它也不覺著重。真的,我比蒼蠅的眼睛還小一千倍,比頂小的一粒灰塵還輕一百倍哩! 因此,自我的始祖一直傳到現在,我的族群在生物界中混了幾千萬年,卻沒有人知道有我。大的生物都沒有看見過我,也不知道我的存在。 不知道也罷,我也樂得過逍逍遙遙的生活,沒有人來攪擾。天曉得后來,偏有一位異想天開的人,把我發現了,我的秘密也就漸漸被泄露出來,從此多事了。 這消息一傳到眾人的耳朵里,大家都驚惶起來,覺得我比黑暗里的影子還可怕。然而人們始終沒有和我面對面會見過,自然是莫名其妙,恐懼中,總帶著半疑半信的態度。 “什么微生蟲?沒有這回事。自己受了風,所以肚子痛了。” “哪里有什么病蟲?這都是心火上沖,所以頭上臉上生出癤子、疔瘡來了。” “寄生蟲就是有,也沒有那么湊巧,就爬到人身上來。我看,你的病是濕氣太重的緣故。” 這是我親耳聽見三位中醫對三位病家所說的話。我在旁暗暗發笑。 在他們的傳統觀念中,病不是風生,就是火起;不是火起,就是水涌上來的,而不知冥冥之中還有我在把持活動。 因為他們看不見我,所以便疑云疑雨地叫道:“有鬼,有鬼!有狐精,有妖怪!” 其實,哪里來的這些魔物,他們所指的,就是我。而我卻不是鬼,也不是狐精,也不是妖怪。我是真真正正、活活現現、明明白白的一種生物,一種很小很小的生物。 既是生物,為什么會和人類結下這樣深的仇,天天害人生病,時時暗殺人命呢? 說來也話長,我真是有冤難申,在這一篇自述里面,當然要分辯個明白,那是后文,暫擱不提。 因為一般人沒有親眼見過我,關于我的身世都是出于道聽途說,傳聞失真,對我未免胡亂地稱呼。 蟲,蟲,蟲——寄生蟲,病蟲,微生蟲,都有一個字不對。我根本就不是動物的分支,當不起“蟲”字這尊號。 稱我為寄生物、微生物,好嗎?太籠統了。配得起這兩個名稱的,又不止我這一種。 喚我病毒嗎?太沒有生氣了。我雖小,仍是有生命的呀! 病菌,對不對?那只是我的罪名,病并不是我的職業,只能算是我非常時期內的行動,真是對不起。 是了,是了,微菌是了,細菌是了。那固然是我的正名,卻有點科學紳士氣,不合乎大眾的口頭語,而且還有點西洋氣,把姓、名都顛倒了。 菌是我的姓,我是菌中的一族。如果你們以后有機緣和我見面,請不必大驚小怪,從容地和我打一個招呼,叫聲“菌兒好”吧! P2-7
小學生名家經典快樂閱讀書系四年級下:灰塵的旅行 作者簡介
高士其(1905-1988),福建閩縣(今屬福州市)人。中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科普碩士,科普事業的先驅和奠基人。 1918年,高士其考入清華留美預備學校(清華大學前身),獲得多個科目的優等獎章。1925年被保送去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留學,后轉入芝加哥大學。1927年畢業,留校攻讀醫學博士課程。在研究腦炎病毒時,染上腦炎,留下嚴重的后遺癥,最后全身癱瘓。1930年回國后歷任南京中央醫院檢驗科主任、中央文化部科學普及局顧問等職。1933年開始發表作品。半個世紀中,他在輪椅和病床上寫下了數百萬字的科學小品、科學童話故事和多種形式的科普文章,主要著作有《揭穿小人國的秘密》《生命的起源》《菌兒自傳》《我們的土壤媽媽》等。他的作品融科學、文學與政論為一體,夾敘夾議,既通俗淺顯,又生動形象,并富有見地,別具一格,為中國科普事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
唐代進士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