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中學生如何寫好作文/梁曉聲的寫作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274230
- 條形碼:9787555274230 ; 978-7-5552-7423-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學生如何寫好作文/梁曉聲的寫作課 本書特色
1.送給正為作文煩惱的你! 2.梁曉聲以著名作家和語文老師雙重身份破解中學生寫作奧秘,幫孩子找回寫作的熱情和樂趣,讓作文像呼吸一樣自然。 3.這本書會改變孩子對作文的偏見,從而開啟感性思維腦區、學會觀察生活、充分展開想象,從作文中領略成長的樂趣。 4.四色印刷,圖文并茂,版式活潑,重點知識點頁面兩側提醒,讓孩子閱讀的同時記錄作文的關鍵信息。
中學生如何寫好作文/梁曉聲的寫作課 內容簡介
作文是高考、中考等考試的必考內容,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寫作文,寫作文就成了一種令人頭疼的苦差。有名作家、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梁曉聲先生根據自己多年寫作經驗,摒棄傳統作文書陳舊思維,結合中學語文課程大綱,為廣大中學生編寫了這本作文指導用書,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指導中學作文寫作,讓讀者在寫作文時如作家創作一般文思泉涌。
中學生如何寫好作文/梁曉聲的寫作課 目錄
**章 愉悅的心情讓難事變易/ 013
第二章 想寫好作文就不能重理輕文/ 029
第三章 合理上網,多讀好書/ 051
第四章 中學生作文的意義叩問/ 065
第五章 向名家名作學習 / 089
第六章 多種構思 / 125
第七章 “改造”和續寫 / 145
第八章 議論文怎樣議、怎樣論? / 167
第九章 “費腦筋”的議論文 183
第十章 中學生應該懂得的道理與“道理”197
第十一章 好品德出好作文 207
中學生如何寫好作文/梁曉聲的寫作課 節選
中學生作文的意義叩問
“有意思”與“有意義”
我在為小學生們寫的關于怎樣寫好作文的小冊子中,談到過“有意思”和“有意義”之間的關系。對于小學生,我是不主張非用“有意義”來為難他們的。
小學生嘛,只要他們愿意寫作文,不排斥寫作文就好。排好作文應該有“意義”斥寫作文的,我希望他們開始愿意寫;愿意寫的,我希望他們叩問。更加喜歡寫。而要達到這種鼓勵的目的,就要調動起他們對寫作文這件事的興趣。鼓勵他們寫各自覺得有意思的事,*容易調動起他們對寫作文這件事的興趣。
至于一篇好作文的意義,我認為可以在他們以后寫作文時再考慮。
我對他們所言的“以后”是何時呢?便是他們成為中學生的時候。小學生作文,不必以“意義”為標準衡量其價值。但對于
你們中學生,我則希望你們重視作文的“意義”。也許起初你們會對此反感,等你們耐著性子讀完這一本專為中學生寫的小冊子后,我相信關于“意義”的叩問會成為你們寫作文時的自覺叩問;而從“初中紀”升入“高中紀”以后,叩問“意義”將逐漸成為你們寫作文時的條件反射。
那么,一篇好作文的“意義”究竟是什么呢?這個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回答清楚的。世上的許多事物是可以被抽象為一個概念的,或者說可以由一個元素符號來代表,比如水、各種純金屬。但“意義”無法被抽象為一個概念。“意義”是非物質的,即使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也難見其蹤。
然而“意義”又的確存在。如果說一篇好的中學生作文就是中學生寫的好文章或創作的好的文學作品(我們應該這樣來看,有的同學作文寫不好,“意義”是正是由于其從不認為自己的作文也是文章,也是文學作品)那么我們就可以說,一篇好文章是具有其“意義”的,一切好的文學作品都是具有其“意義”的,推而廣之,一切文藝也都是具有其“意義”的。
“意義”從大類上可以分為主觀的和客觀的兩種。
源于主觀的“意義”是指,寫作者主觀上秉持著相當明確的影響讀者的目的或意圖。目的或意圖成為寫作者完成一篇好文章、一部好作品的出發點和動力,甚至可能成為主導其一生
寫作的出發點和動力。這種目的或意圖作為出發點,往往使人方向明確,令人始終如一、無怨無悔;而作為動力,又是那么持久,使人即使遭遇挫折也不言放棄,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恒心。
魯迅棄醫從文,是因為他覺得,當時的當務之急不是醫治魯迅的作品蘊含了明確病人身體的疾病,而是救治國人的精神,喚醒民眾的覺悟。的意義和意圖。
于是,這種思想成為他所秉持的相當明確的意圖,也成為主導他寫作的出發點和動力。
我們讀他的《藥》《孔乙己》《祝福》《阿Q 正傳》等作品,不難感受到他想要影響我們的強烈意圖。當我們有這種感受時,我們事實上已經被他的寫作意圖影響了。那么,他的意圖實現了,他的作品的意義也完成了。他的寫作意圖文學性地融入了作品的字里行間,成為這些作品沉甸甸的意義元素。這種意元素被讀者接受、認同并引起思考之后,發散出更大、更廣泛的積極的意義。
魯迅又認為,當時國民的精神之所以不振、不爭,甚至呈現病態,是為“王道文化”所愚,為封建制度壓迫得太久所致。于是他又心生出“醫國”的意圖,將筆作為投槍和匕首,以斗
士的姿態從文。于是我們便讀到了《記念劉和珍君》《失掉的好地獄》等投槍、匕首式的雜文以及“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樣的詩句。
……
中學生如何寫好作文/梁曉聲的寫作課 作者簡介
梁曉聲,當代著名作家,北京語言大學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1949年生于哈爾濱市,祖籍山東榮成。曾被評選為北京市師德標兵、全國師德標兵,被授予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至今創作小說、散文、社會時評、電視劇本等兩千余萬字。其散文被廣泛收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和教學輔導讀物。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