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曇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30478
- 條形碼:9787101130478 ; 978-7-101-13047-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曇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 本書特色
1、阿城先生新著《曇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緊接《洛書河圖:文明的造型探源》之后,連續構成中央美院講座課程的全貌。
2、《洛書河圖:文明的造型探源》闡釋文化的縱向延續,《曇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講述佛教的橫向植入
3、《曇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梳理文化發展脈絡,講述佛教造像依據.其中關于“宅茲中國”里“中”的含義;王希孟《千里江山圖》重要的表達內容等觀點頗具新意。
4、從佛像造型特點來解讀佛經,讓理解佛經更加直觀。從造型學的角度梳理佛教造像的演變過程,是一部圖像學意義的簡明佛教史。
曇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 內容簡介
《曇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是作者接續《洛書河圖:文明的造型探源》,講述中國文化脈絡的著作,來源于作者在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的講座“文明的造型探源”課程。
開始部分接續《洛書河圖》,繼續講關于北極星崇拜在周代和漢代的造型變化。重點在“宅茲中國”部分,通過造型分析,深入明確解釋了“中”的造型來源于“建鼓”,而建鼓是天地溝通的重要工具與儀式。同時,證明了中國古代城市(都城)的中軸線的北端,是指向北極星。接續下去,以《千里江山圖》分析了中國山水畫的起源是表達“仰觀垂象”,也就是按照星象來安排山川的結構。
之后是漢代部分,分析解釋了漢代的造型原則是“氣韻生動”。
敘述清楚了中國傳統造型的縱軸之后,這時中國造型遇到橫軸傳來的佛教文化。這一部分,引用、導讀佛教經典,以山西大同云岡石窟的“曇曜五窟”為具體例證,清楚地揭示出佛教造像的依據。
從此,中國造型,就一直呈現上述兩個軸向的交匯,成為傳統,影響一直到今天的中國。
曇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 目錄
說明
斷裂與承續
宅茲中國
山水畫的涵義
漢代:氣韻生動
隸書——橫向傳播的文字
蔡倫紙——涂布工藝
佛教西來
佛教的興起
大月氏人
貴霜王朝
貴霜王朝與大乘佛教
白馬東來
《悲華經》——轉輪王造型的來源
交腳菩薩——轉輪王的三種坐相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彌勒佛與彌勒信仰的造型來源
大迦葉骨像——非釋迦牟尼苦修坐相
曇曜五窟
北魏的儒佛之爭
曇曜五窟現場
支提與塔
宗教與王權的細節
謝赫六法——佛畫成為主流
佛教造像的高峰——北齊
終于說到武則天
熱衷攝影的慈禧太后
曇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 節選
首先,我們找到帕米爾高原。帕米爾高原像一個巨大的樹樁,由此向西北延伸的天山山脈,向東延伸的昆侖山脈和向東南延伸的喜瑪拉雅山脈,都像是巨大的隆起的樹根。
以這個大樹樁為界,東面的河川都流向東方,西面的河流都流向西方。流向東方的河川,*著名的是黃河與長江,但這兩條河根本沒有資格源于大樹樁,而是昆侖山這條大樹根向東延伸很遠之后的余脈巴顏喀拉山脈,巴顏喀拉山的主峰,只有可憐的五千多米吧。
假如我們站在帕米爾這個大樹樁上向東看,先看你的腳下,是一個大盆,叫塔里木盆地,可惜沒有水,只有沙,塔克拉瑪干沙漠,沒有人有能力死在它的腹地,走不到那兒就死了,死亡之海,沙海,不可穿越。遠過這個干燙的大盆,是一片矮下去的巨大草場,稱為青海,它的降雨量使它不適于耕種,全年無霜期也是個問題,但是適于放牧。長江與黃河都發源于這里。
再下一個臺階,是黃土高原,人煙開始稠密。
*后,是這一路下去的千百條河流在無盡的歲月中沖積而成的平原,村莊市鎮密布,農業商業發達,戰爭頻繁,問題成堆,人心叵測。之后,就是海,黃海,東海。
轉過身來,看看大樹樁的西面。情況差不多,我假定你一定可以直接看到大西洋,之后是兩塊大陸之間的一個大湖,地中海。湖中露出一條山脈,幾乎將湖分為兩半,那是意大利。東邊的湖面上,有一些島嶼,那是希臘。湖的南面,是一片巨大的沙漠,稱為撒哈拉;湖的北面,有一些山脈,其中*高的勃朗峰才四千八百零七米。
湖的東面,是一塊巨大的三角地,阿拉伯半島。記住你看的時候是公元前100年,那塊三角地上東北部*燦爛的兩河文明早已消失,湖的西南一百年后一個叫耶穌的人出生,再之后六百年還有一個叫穆罕默德的人出生。
再向東來,躍過一條很細的海灣,波斯灣,就是高原了,稱為伊朗高原,而近到你的腳下,是阿富汗。
大樹樁的北面,可以掃一眼,寒冷,一直到冰雪覆蓋的極地。南面,從你的腳下一條稱為興都庫什山的樹根延伸過去,印度河在其中流淌,而恒河則向東流去,注入印度洋。沿著恒河,人口密集,釋迦牟尼已經去世。恒河南面,是和西面連在一起的高原,這個被稱為德干的高原幾乎一直延伸到南面的印度洋。
此時如果你站累了,不妨坐下,看看腳下。你會發現,西邊絡繹不絕地來了許多人,東邊也絡繹不絕地來了不少人,他們都在你的腳下停止,之后,西邊來的人取走東邊來的人放下的東西,向西回返;同樣的,東邊來的人取走西邊來的人放下的東西,向東回返。他們留下的同樣的東西是一些金光閃閃的小圓片。
這就是貿易,但是金幣留在同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是公元前 100年時的藍氏城。我前面說了,大月氏人在公元前 100 年之后不久即占領藍氏城。
如果同時代的亞力山大和漢武帝相互射出一箭,這兩只箭都會因為力量耗完而掉落在帕米爾這個世界屋頂上,你到屋頂上,看到兩只箭頭對指的地方,就是藍氏城,這個地方,即現在阿富汗的巴爾赫。
曇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 作者簡介
阿城,作家、學者。代表作有小說《棋王》《樹王》《孩子王》;文化隨筆《威尼斯日記》《閑話閑說》《常識和通識》;學術隨筆《曇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洛書河圖:文明的造型探源》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