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智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4619681
- 條形碼:9787554619681 ; 978-7-5546-1968-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智囊 本書特色
1.中國古代處世奇書:囊括了政治家的治國策略,軍事家的用兵計謀,普通民眾的持家手段和遠見卓識,體現古人的智慧機敏、雄韜武略,情節生動詼諧、妙趣橫生! 2.被稱為小“資治通鑒”,以古人的親身實踐教你怎樣機智地應對工作、生活中的諸多難題。 3.人物故事鮮活生動、引征有理有據;碰撞智慧火花,呈現古人謀略! 4.分門別類講古人故事,條目之下配以風趣評語,展現了馮夢龍對世事的獨特見解! 5.康熙稱為治國利器,一代名臣紀曉嵐將它倒背如流,曾國藩枕邊書,梁啟每日至少要讀三次! 6.專業古籍整理團隊精心整理:版本權威,譯注精準,條目選取適中、篇幅適度。 7、一本匯聚了從先秦到明代智慧故事,淋漓盡致地體現古人的智慧機敏、雄韜武略,情節生動詼諧、妙趣橫生! 8、學習先輩智慧手段紓解人生之苦;效仿古人謀略克服世道艱辛! 9、康熙稱為治國利器,一代名臣紀曉嵐將它倒背如流,曾國藩枕邊書,梁啟每日至少要讀三次! 10、專業古籍整理團隊精心整理:版本權威,譯注精準,條目選取適宜。
智囊 內容簡介
《智囊》一書收錄了自先秦起到明代止的歷代智謀與才略共存的人物的故事,達一千多則,分為十部共計二十八個小類。書中囊括了政治家的治國策略、軍事家的用兵計謀、普通民眾的持家手段以及婦女兒童的遠見卓識。展現了古人的聰穎機智,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智囊 目錄
上智部總敘
卷一見大2
卷二遠猶25
卷三通簡51
卷四迎刃70
明智部總敘
卷五知微86
卷六億中102
卷七剖疑115
卷八經務121
察智部總敘
卷九得情140
卷十詰奸154
膽智部總敘
卷十一威克180
卷十二識斷188
術智部總敘
卷十三委蛇198
卷十四謬數206
卷十五權奇221
捷智部總敘
卷十六靈變238
卷十七應卒257
卷十八敏悟266
語智部總敘
卷十九辯才286
卷二十善言294
兵智部總敘
卷二十一不戰310
卷二十二制勝317
卷二十三詭道340
卷二十四武案366
閨智部總敘
卷二十五賢哲388
卷二十六雄略408
雜智部總敘
卷二十七狡黠432
卷二十八小慧454
智囊 節選
智囊自敘 馮子曰:人有智猶地有水,地無水為焦土,人無智為行尸。智用于人,猶水行于地,地勢坳則水滿之,人事坳則智滿之。周覽古今成敗得失之林,蔑不由此。何以明之?昔者桀、紂愚而湯、武智,六國愚而秦智,楚愚而漢智,隋愚而唐智,宋愚而元智,元愚而圣祖智。舉大則細可見,斯《智囊》所為述也。 或難之曰:智莫大于舜,而困于頑、嚚,亦莫大于孔,而厄于陳、蔡;西鄰之子,六藝嫻習,懷璞不售,鶉衣食,東鄰之子,紇字未識,坐享素封,仆從盈百,又安在乎愚失而智得?馮子笑曰:子不見夫鑿井者乎?冬裸而夏裘,繩以入,畚以出,其平地獲泉者,智也,若夫土窮而石見,則變也。有種世衡者,屑石出泉,潤及萬家。是故愚人見石,智者見泉,變能窮智,智復不窮于變。使智非舜、孔,方且灰于廩,泥于井,俘于陳若蔡,何暇琴 于床而弦于野?子且未知圣人之智之妙用,而又何以窺吾囊? 或又曰:舜、孔之事則誠然矣。然而“智囊”者,固大夫錯所以膏焚于漢市也,子何取焉?馮子曰:不不!錯不死于智,死于愚。方其坐而談兵,人主動色,迨七國事起,乃欲使天子將而己居守,一為不智,讒興身滅。雖然,錯愚于衛身,而智于籌國,故身死數千年,人猶痛之,列于名臣。挽近斗筲之流,衛身偏智,籌國偏愚,以此較彼,誰妍誰媸?且“智囊”之名,子知其一,未知二也。前乎錯,有樗里子焉;后乎錯,有魯匡、支謙、杜預、桓范、王儉焉,其在皇明,楊文襄公并擅此號。數君子者,跡不一軌,亦多有成功豎勛、身榮道泰。子舍其利而懲其害,是猶睹一人之溺,而廢舟楫之用,夫亦愈不智矣! 或又曰:子之述《智囊》,將令人學智也。智由性生乎,由紙上乎?馮子曰:吾向者固言之:智猶水,然藏于地中者,性;鑿而出之者,學。井澗之用,與江河參。吾憂夫人性之錮于土石,而以紙上言為之畚鍤,庶于應世有瘳爾。 或又曰:仆聞“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子之品智,神奸巨猾,或登上乘,雞鳴狗盜,亦備奇聞,囊且穢矣,何以訓世?馮子曰:吾品智,非品人也。不唯其人,唯其事,不唯其事,唯其智。雖奸猾盜賊,誰非吾藥籠中硝、戟?吾一以為蛛網,而推之可漁,一以為蠶繭,而推之司室。譬之谷王,眾水同舟,豈其擇流而受! 或無以難,遂書其語于篇首。馮子名夢龍,字猶龍,東吳之畸人也。 卷一 見大 一操一縱,度越意表a。尋常所驚,豪杰所了。集《見大》。 太公 孔子 太公望封于齊。齊有華士者,義不臣天子,不友諸侯,人稱其賢。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誅之。周公c曰:“此人齊之高士,奈何誅之?”太公曰:“夫不臣天子,不友諸侯,望猶得臣而友之乎?望不得臣而友之,是棄民也;召之三不至,是逆民也。而旌之以為教首,使一國效之,望誰與為君乎?” 齊所以無惰民,所以終不為弱國。韓非《五蠹》之論本此。 少正卯與孔子同時。孔子之門人三盈三虛。孔子為大司寇,戮之于兩觀之下。子貢進曰:“夫少正卯,魯之聞人。夫子誅之,得無失乎?”孔子曰:“人有惡者五,而盜竊不與焉:一曰心達而險,二曰行僻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丑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有一于此,則不免于君子之誅,而少正卯兼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以不誅也。” 小人無過人之才,則不足以亂國。然使小人有才,而肯受君子之駕馭,則又未嘗無濟于國,而君子亦必不概擯之矣。少正卯能煽惑孔門之弟子,直欲掩孔子而上之,可與同朝共事乎?孔子狠下手,不但為一時辯言亂政故,蓋為后世以學術殺人者立防。 華士虛名而無用,少正卯似有大用,而實不可用。壬人僉士,凡明主能誅之。聞人高士,非大圣人不知其當誅也。唐蕭瑤好奉佛,太宗令出家。玄宗開元六年,河南參軍鄭銑陽、丞郭仙舟投匭獻詩。敕曰:“觀其文理,乃崇道教,于時用不切事情,宜各從所好。”罷官度為道士。此等作用,亦與圣人暗合。如使佞佛者盡令出家,諂道者即為道士,則士大夫攻乎異端者息矣。
智囊 作者簡介
馮夢龍(1574-1646),明文學家、戲曲家。字猶龍,別號龍子猶、顧曲散人等,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倡導言情文學,抨擊偽道學。雖工詩文,但主要致力小說、戲曲和其他通俗文學的研究、整理和創作。除編纂“三言”外,還有散曲集《太霞新奏》,筆記小品《智囊》《古今談概》《情史類略》等作品。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