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地里來,野地里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10601
- 條形碼:9787559810601 ; 978-7-5598-1060-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野地里來,野地里長 內容簡介
本書由作家葉開很近10年間創作的37篇散文隨筆集結而成,分為“童年”“少年”“世界”“滋味”四個篇章。作者以流動的筆觸描繪了一個記憶中的雷州半島故鄉,在食色與行走中記錄下人間百味。番石榴樹上的樹屋、沒等來地震的漏雨防震棚教室、無名小河上的洶涌大水、口若懸河漫談古今英雄的父親、從不吃螃蟹的抓螃蟹高手張六……構成了貧乏、閉塞而豐富多彩的小鎮童年;鄧麗君的清歌澈曲、不堪回首的“霸凌”往事、教法清奇的啟蒙老師、噩夢連連的高考征戰……給少年時代平添了一絲惆悵;德國森林中的騎行,楚格峰上的暢飲,云貴高原的泛舟,“刺桐城”的浪漫夜晚……行走四方的中年,無論去往何處,品嘗何種滋味,兜兜轉轉,且行且思,終究繞不開人生原初的底色。這是一個腳不沾地、腦子里充滿奇思妙想的孩子眼中的奇幻世界,一個腳踏平地、溫和寡言的中年人的定制記憶。
野地里來,野地里長 目錄
童年
倒掛在樹上的童年 / 003
記憶樹 / 008
會飛的魚 / 023
野地里來,野地里長 / 028
清明、朱雀與家鄉 / 037
攀在樹上的男孩 / 045
返鄉記 / 055
少年
單卡錄音機里的鄧麗君 / 065
我的中學時代 / 074
高考“恐怖主義” / 083
一次終生難忘的漢字學習 / 097
一個“霸凌”少年的回憶錄 / 103
世界
什么樹是*美的 / 113
拖拉機,哦拖拉機的氣味芬芳 / 119
德國鄉村森林騎行記 / 127
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爬一爬 / 137
布依少女的世外桃源 / 143
帶著晴天去洛帶 / 148
穴居時代的物質文明遺產 / 152
尋找中國原鄉美學 / 158
馬可·波羅沒有去過麗江 / 165
春登東佘山之余興裊裊 / 170
給我一個地方,消磨無用時光 / 180
德國火車旅行記 / 188
巴西有沒有大象——拉丁美洲的文學地圖 / 198
讀游記 / 204
從十三世紀去泉州 / 213
風雅頌之夢 / 222
滋味
我所愛的發大水 / 235
我所熱愛的蒸汽火車 / 241
我捅過的馬蜂窩 / 248
風花雪月酸湯魚 / 256
朱雀城的風雅人物 / 261
黃永玉的妙人妙趣妙世界 / 268
櫻桃萋萋與色馬少年 / 273
閱讀滋味 / 279
野地里來,野地里長 節選
記憶樹 我的家鄉位于中國*南端的雷州半島。
雷州半島自古籍籍無名,遠離中原,位置偏僻,人跡罕至,乃瘴癘之鄉、化外蠻地。我的家鄉毒蟲橫行,荊棘茂密,冬天打雷,夏天刮雨。
回憶故鄉風物,我腦子里不斷浮現這種夸張荒誕場景。有些場景細膩真實,有些場景夸張變形,根據自己的立場和需要,這些想象事物不斷變化,適當減少或增加。
在我的記憶中,很多場景濃縮了,夸張了,省略了,拉長了。大片的甘蔗林、菠蘿叢、荔枝樹、龍眼樹、芒果樹、楊桃樹,點綴著記憶中畫面,鄉人、牲畜和家禽穿行其間,由點及面,漸漸顯現。我家那五棵番石榴樹,就這樣枝葉婆娑地穿越層疊迷途。
這是五棵枝繁葉茂的番石榴樹。
在我家鄉,叫作番桃。我出生前,這五棵番石榴樹已綠枝蔽空,把我家門前空地攏成一座綠色城垣。
這五棵番石榴樹仿佛開天辟地時就存在了,是我的原始森林。還沒有學會爬行,我先學會了上樹。尚未直立行走,已經歸真返祖。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我們三兄弟都是樹上猿猴,俗稱馬騮,上樹攀墻如履平地。前肢比后肢發達,攀上爬下,立體地探索世界。
上大學,讀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我心領神會,內心愉悅。上小學后,我逐日行走在庸常平地,被各種規矩呵斥塑造成了一個四肢短小的圓球;到高中畢業時,身體單薄,意志脆弱,瞻前顧后,膽小怯懦,早已經喪失了攀爬能力。不然,我將會霍然而起,爬上宿舍門前那棵法國梧桐樹,以猿猴祖先的敏捷姿勢,向周邊的一排排樹跳躍,在兩旁的行道樹上旅行,走遍上海每一個角落,然后沿著吳淞江逆流而上,繞著太湖轉一圈,繼續西去,途經古老的云夢大澤,攀上巍峨世界屋脊之巔。希望這些地方都有森林,有大樹。我可以從古代撒馬爾罕的金桃樹上跳過,順著亞美尼亞葡萄樹藤,一直蕩到歐洲大陸南端小靴子狀意大利半島。我將會懸掛在一束蔥郁的橄欖枝上,如小說中寫到的格林納達的樹上民族,向卡爾維諾這位萬里之外的文學天才唱贊歌。
我當時忽有奇思,頓覺古今中外好作家,靈感都從孩童時代攀在樹上而起。
在樹上,我們自由自在,超然三界外;下到平地,就左牽右擎,膽戰心驚。
在樹上,我們是孫悟空;到地面,我們成了沙和尚。
我父親每天晚上都會在這五棵番石榴樹下,一邊吸著水煙筒,一邊給我們講古代英雄。
他就像那十世輪回金蟬子,就像意志堅定口舌生花的唐僧,在西去取經的十萬八千里路途上,一刻不停地叨叨不絕。我們兄弟三人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那條搖頭擺尾、瞇著眼睛的大黃狗,是白龍馬的變身在旁邊聽八卦。
唐僧徒弟四人組,*聽話的人是外表粗糙、滿臉腮胡的沙僧沙和尚沙糊涂。我插嘴說,老豆老豆,他不是人,他是妖。
妖也是妖他媽生的。我父親總結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他老人家嘴巴里,一套一套的,都是淳樸古訓,金玉良言。
父親用竹竿、竹篾和鐵絲,給我們在樹上搭了一個棚。在樹上,我們模仿電影里的革命兒童團,白天放哨,晚上睡覺,過著孫猴子般優哉生活。餓了,在番石榴樹上采果子吃;渴了,用吊桶從樹下的小溪里汲水;困了,在樹上睡覺;閑了,在樹上思考;憋急了,在樹上撒尿。
三十年后,被平地各種規矩打磨成了中年男人,我假裝沉默寡言溫良敦厚,只在溫風細雨的夜晚,給女兒講小時候在樹上的生活。
在故事里,我的哥哥變成了身手敏捷的猴子。他從五棵番石榴樹出發,蕩過低矮的黃皮果樹,來到院前高大龍眼樹上,四處張望,心思蕩漾,目光越過臨街賣日用雜貨的夏振國家門前那兩棵臺灣相思樹,跳到龍平大隊隊部辦公房前的大榕樹上。他一直向北,在那些高高低低波羅蜜樹上沾了滿手滿身黏液,消失在無邊無際甘蔗林里。他在甘蔗林中間斷續探身出現,在高處桉樹、桑樹和黃楝樹上,找到了一條通往龍平小學的神秘樹道。
女兒聽得津津有味,不斷地催促我講講講。
她不知道這個故事的鼻祖是卡爾維諾,我只是一個抄襲者。我的想象力,在雙腳踏上地面之后就蜻蜓般飛走。
野地里來,野地里長 作者簡介
葉開,本名廖增湖,文學博士,《收獲》雜志副編審,作家、編輯家、語文教育家。出版有《口干舌燥》《我的八叔傳》等5部長篇小說。其另著有的《莫言評傳》《莫言的文學共和國》,被譽為“莫言研究奠基性作品”。編著出版語文教育專著《對抗語文》等,影響深遠。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