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葉圣陶葉至善干校家書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葉圣陶葉至善父子1969-1972年京城和干校兩地的通信近500封。這是一部純粹意義的《家書》,真實記錄了他們父子在那個特殊時代對“大事要事”的應對和處理;書信中涉及他們父子在那個特殊時代對周圍人物悲歡、世態炎涼及其當時的社會動向、思想變化的心態和情感,是反映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心路歷程的不可復制的文化遺產,具有歷史和文化的雙重價值。
葉圣陶葉至善干校家書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葉圣陶葉至善父子1969-1972年京城和干校兩地的通信近500 封。葉圣陶是解放后國家出版總署**任副署長、教育部副部長;葉至善是中國少兒出版社**任社長。1969年,葉至善隨團中央下河南潢川干校,父子倆天各一方、人各一地,信來信往,便有了近70萬字的書信。書稿**封信起自1969年5月2日,是父親葉圣陶寫給兒子葉至善的;*后一封信是1972年12月21日葉至善寫回家的,不久他就結束干校的生活回家了。前后歷經3年又8個月。
這是一部純粹意義的《家書》,當時全無意于發表或讓別人閱讀,也正因為如此,《家書》就更加地具有了親歷親聞親見的歷史見證的價值,給我們留下了呢個“特殊年代”的真實史料。
葉圣陶葉至善干校家書 目錄
一九六九年
一九七○年
一九七一年
一九七二年
留住那個“特殊年代”的真實史料——《葉圣陶葉至善干校家書》編輯后記
葉圣陶葉至善干校家書 節選
為什么要整理出版這本《家書》
我們收拾爺爺爸爸留下來的東西,在雜亂的文稿中發現了一個塑料口袋,
里面裝著爺爺和爸爸“文革”時期一九六九年、一九七。年、一九七一年、
一九七二年的通信。
爸爸一輩子陪伴在爺爺身邊,除了幾次暫短的分別,幾乎沒有離開過他。
“文革”期間爸爸去了河南的團中央“五七”干校,在干校這三年多的時間,
是爸爸離開爺爺*長的一段時間,也是他們父子之間通信*多的一次。爺爺
有個習慣,每每復完信,來信就隨手撕掉。因此盡管爺爺一生寫了不計其數
的信,盡管和爺爺通信的人當中不乏他那個時代的名人,但是爺爺沒有留下
他們的來信,家里自然也就沒有收藏。常有人會問起這件事,我們剛好借此
機會做個交代。當然也有例外,抗戰期間爺爺舉家南遷,在四川住了八年。
在那個家書抵萬金的年代,爺爺和上海的朋友們的通信被雙方編號保存,于
是就有了后來的《渝滬通信》。而這次爺爺和爸爸互相保留下來的通信,應該
是*多的一次了,整理下來竟有近七十萬字??梢姞攦簜z彼此都很珍惜這信
件,把它們當做寶貝一樣收藏起來,才使我們有機會看到他們父子間的傾心
交談.體會到他們那種非同一般的父子之情。
翻看閱讀這些家信,我們好像又回到了“文化大革命”那個特殊的年代,
爺爺留守京城的日子,爸爸潢川干校的生活,我們下鄉插隊的歲月;大到全
球.全國,北京,小到東四八條的家,兄弟姐妹,親朋好友,同事同學中發
生的事情.信中寫到的人和事,又一幕幕重現在眼前。面對善良和天真的爺
爺爸爸,看著他們對現時的豁達樂觀和對未來的憧憬希望,我們有的不光是
愉快的回憶,更多的是說不出來的沉重。這其中是好是壞,是是非非,是悲
是喜,復雜的心情實在沒法用文字來表達清楚。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這信中的爺爺就是那個時代的爺爺,這信中的爸爸就是那個時代的爸爸,還
有那個時代的我們,那個時代的人和事,真實得沒法再真實,確切得沒法再
確切,而這一切都沒法改變,也用不著改變,
看這些信我們還有一個非常強烈的感覺,那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
我們一家人就像是爺爺童話里寫的那個被透明的薄膜包裹著的快樂的人,看
…切事物都是美好的都是快樂的,去上山下鄉啊,到五七干校啊,參加拉練
啊,等等等等,和后來有的人寫到這些事件時,有著截然不同的立場和觀點。
這可能會使一些人感到困惑和不解,造成這么大的反差的原因實在是太多了,
我們不想詮釋,也詮釋不了。如今的我們對那個時候的許多事也有了不同的
看法,卻不想對那些事和那些感情全都給予否定。讓當時的美好和快樂就留
給當時吧,盡管現在看起來有不少事情未免幼稚可笑,有些甚至荒唐苦澀,
但是那一切都是真實的真誠的。
其實早在幾年前我們就想起過這些信,覺得爸爸在給爺爺的信中寫到的于
校放牛的生活很有趣很好看,應該整理出版。后來在我們的催促下,爸爸似
乎也真的又看了一遍這些信,不知道是因為忙顧不上,還是看了之后倒有了
些不堪回首的滋味,他始終冉沒有提起這件事,只挑選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放在了爺爺的《葉圣陶集》的書信卷里?,F在我們再看這些信的時候,也沒
有了*初的那份輕松,多了的是些許的沉重。但是又覺得這畢竟是“文革”
時期的真實的記錄,是對歷史多少有一些價值的東西,應該把它們整理出版。
如果爺爺爸爸都還在,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同意我們這樣做,為此我們總是有
些擊忑不安。
我們不知道讀者看了這些信以后,是不是依然會像以前那樣看待爺爺和爸
爸,依然對他們父子兩個有著一些熱愛和尊重。r而作為他們后代的我們,卻
的的確確從這些信里更多了些對他們的了解,對他們的理解和對他們的熱愛。
尤其是他們父子間的親情和對我們這些晚輩的關愛,以及他們以他們的仁愛
之心所面對一切人和一切事的態度,更讓我們不知用什么樣的言辭才能恰如
其分地給以贊頌。又一想。信既然擺在了讀者面前,一切就讓讀者自己去感
覺吧。我們整理出版這本《家書》。本不是為著聽人們說些贊美之詞,只是想
讓人們知道,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里,有一家人是這樣思考和生活的
而它或許能從_個側面記錄和反映了那一段的歷史。這大概是我們整理出版
這些家信的**原始的初衷。
還有幾點想在這里說明的:
盡管爺爺爸爸保存了
- 主題:內容很好,裝幀設計很差。
同樣都是葉圣陶與大兒子葉至善在文革期間的通信集,人民出版社這個版本和北京聯合出版社的“葉圣陶家書”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給國家級出版社丟臉,不僅封面弄得像盜版的通俗讀物,而且每個內頁的天頭都是微縮的小照片,看起來很別扭,簡直就是視覺污染。北京聯合的版本封面很有特色,是一幅中國畫風格的葉老伏案書寫的側影像,簡潔而有意境,只是感覺信件的內容是否有刪減,我沒有把兩個版本進行認真的比對,不敢確定。
- 主題:書好而印制太差
是多年在中圖網購書體驗很差的一次。翻開書封就脫落,粘了兩天都不行,不知道印制廠用的是什么膠,這樣子來糊弄讀者!而作為人民出版社,卻容忍了這種質量的書流通!葉老父子都是一輩子做出版工作,給人出了多少好書,做成這樣,不會感到羞恥么。而作為電商,發貨時也該檢查一下吧!
- 小編回復:
- 很抱歉,您可在賬戶里申請退換,或聯系客服辦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