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2007-咬文嚼字(合訂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402497
- 條形碼:9787807402497 ; 978-7-80740-249-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07-咬文嚼字(合訂本) 本書特色
《咬文嚼字》: 如果有人問我,漢語詞匯中印象*深的是哪個詞語,我會毫不猶豫地說:咬文嚼字。我曾為這四個字盡心竭力,退休以后仍為這四個字夢牽魂繞。每見到這四個字,我都會像看到老朋友一樣,心頭一熱。 ——韓秀鳳 《咬文嚼字》是本“小百科”,涉及各個學科方面的知識。做這本刊物的編輯,不能只把視野局限在某一 個或某幾個學科之內,要有站在各個學科前沿的勇氣,這樣才能找到編輯過程中的“自由感”。 ——黃安靖 編輯《唆文嚼字》時,總有一種敬畏之感。每遇“疑難雜癥”,輒切磋之,琢磨之,細辨之。字斟句酌聞,落筆重千鈞,路正長,愿和同志們一道,繼續擔當語文急流的護堤人。 ——楊林成 祖國的語言文字是一座知識寶藏,我愿做一名礦工,為讀者擷取*耀眼的礦石; 祖國的語言文字是一個智慧花園,我愿做一只蜜蜂,為讀者釀造*香甜的蜜汁; 祖國的語言文字是一片文化山河,我愿做一枚路標,為讀者指明*秀美的風景。 ——王敏
2007-咬文嚼字(合訂本) 內容簡介
《咬文嚼字》辦了幾年,越辦越好,好就好在它不是對讀者發號施令,而是耐心規勸;不止規勸別人,而且告誡自己,甚至設“向我開炮”一欄,把自己的缺點弱點錯誤曝光?! ≌Z言文字這個東西,跟社會習慣一樣“頑固”,不是單靠一紙命令就能把它迫上健康發展道路的。要循循善誘,要反復告誡,要因勢利導,要充分認識“約定俗成”的意義。 語言文字需要規范,因為語言文字是社會群體傳遞信息和溝通思想的工具。發出信息和接受信息雙方,都必須有共同理解的符號,否則不能達到溝通的目的。這就是為什么語言文字要講究規范化的道理?! Σ灰幏兜恼Z文現象怎么辦?得使用勸告、規勸、示范諸如此類的方法。就科學技術術語而言,則不止一般意義上的規范,而必須講究絕對的標準化:標準化帶有強制性。規范化和標準化不是同義語?! ‘斎?,規范化也不等于僵化。如果把規范理解成千篇一律,那就成了八股。凡是有生命力的語言文字,都不是僵化的,它隨著社會生活的變化而發展,發展就必須創新。合理的創新就會修改規范或增補規范。規范和創新是辯證的統一。不認識創新就不能準確理解規范?! ? 希望我們的雜志來年辦得更好:不單注意規勸人們正確使用單字和語詞胚須引導人們不要生造那些誰也不懂的語詞和難以理解的句式用b不是創新,而是對語言文字的腐蝕。 近來有些報刊為了制造“轟動效應”,搞出一些文不對題的標題;而大字報式的空話大話套話,亦時時出現。這些都是沖擊規范化、阻礙語言文字健康發展的東西,不可忽視。對此也要用“咬文嚼字”的辦法去“規范”它。
2007-咬文嚼字(合訂本) 目錄
2007-咬文嚼字(合訂本) 節選
是要有一點精神的
(代 序)
郝銘鑒
《咬文嚼字》創辦于1995年1月。自創刊號起一直是32
開,48面,每月㈩版一期。這是一份典型的資歷淺薄、形態簡陋
的小刊物。在刊物的茫茫林海中,這樣的小刊物怎樣謀求自身
的發展呢?回首十三年的辦刊歷程,我們的體會是,人是要有一
點精神的,同樣,刊物也是要有一點精神的。
**,刊物要有定力,不能東張西望。正如“文章合為時而
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一樣,《咬文嚼字》也是應運而生,應時而
編。針對社會語文生活的混亂狀況,《咬文嚼字》的辦刊宗旨是:
宣傳語文規范,傳播語文知識,引導語文生活,推動語文學習。
《咬文嚼字》的讀者對象原定五種人:編輯、記者、校對、節目主
持人、廣告制作人;后來根據有關領導部門的指示,又增加了兩
種人:中學語文教師和文秘人員。這七種人構成了社會語文生
活的主體。根據讀者對象的特點,《咬文嚼字》強調的是內容的
針對性、知識的實用性和文風的樸實性。這就是《咬文嚼字》的
定位。
《咬文嚼字》問世以后,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當時的國
家語委主任、現在的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許嘉璐先生曾在給編輯
部的信中,稱贊《咬文嚼字》“言之有物”,“形式活潑”,“辦法新
穎”,并在一次會議上贊揚《咬文嚼字》是“小刊物,大眼光;小文
章,大手筆;小角度,大視野”。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注視著
《咬文嚼字》的每一步發展,他曾公開表示:“辦一個刊物,專門
糾正語言文字使用中的毛病,這是我多年的希望。《咬文嚼字》
就正是我想象中的那樣一本刊物。”[海的老市長汪道涵先生
曾在住院期間接見本刊編輯,對《咬文嚼字》作了充分的肯定:
“你們糾正的是一字一詞的錯誤,實際上是在維護中華文化的
大廈。”
然而,《咬文嚼字》的定位也一直受到有意無意的質疑和干
擾。有人認為刊物的學術含量不足,大量做的是語文教師的評
改工作,就字詞論字詞,而且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缺乏學科的系
統性。他們建議增加語言的基礎研究和漢字的文化探索,增強
刊物的理論色彩。
也有人認為《咬文嚼字》的市場意識不強,沒有抓住學生這
一*龐大的讀者群體,文字雖然淺顯但并沒有考慮學生口味。
他們建議應和教學同步,大量增加教學輔導的內容,還可以刊
登學生作文。有些校長明確表示,如果刊物調整定位的話,他們
可以組織學生訂閱。
這使我們想到了電影《少林寺》中的一個鏡頭,面對外界的
誘惑,師父問徒弟:“汝心能持否?”持.是人的定力的表現。對于
一個刊物來說,定力意味著自信心、意志力和責任感。值得慶幸
的是,辦刊十三年來,在刊物定位方面,《咬文嚼字》從來沒有發
生過動搖。刊物編輯部的年輕人都是語言學科班出身,學術對
他們有強大的感召力,但他們不愿意走進象牙之塔,脫離社會
語文生活搞純學術研究;他們也不愿意為了增加印數,增加經
濟效益,放棄自己的文化追求,讓《咬文嚼字》變成教輔刊物。如
果說語言是片森林,在我們心中,《咬文嚼字》就該是啄木鳥;如
果說語言是條大河,《咬文嚼字》就該是護堤人;如果說語言是
座高山,《咬文嚼字》就該是山上的一塊生意盎然的植被。我們
堅持自己的定位,是因為愿意自覺承擔這樣的社會責任。
第二,刊物要有勇氣,不能瞻前顧后?!兑慕雷帧凡煌谝?br />
般刊物,它具有鮮明的批評性。本刊曾擬過一條廣告語:“咬書
咬報咬刊,咬天下該咬之錯;嚼字嚼詞嚼句,嚼世上耐嚼之文。”
它強調的便是刊物的批評特質。今天,咬文嚼字已不僅是語文
學習的有效途徑,也.是社會文化批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咬
文嚼字,既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又能維護漢語的文化品質。而
真正的文化批評,沒有勇氣是不行的?!兑慕雷帧返挠職庵饕?br />
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挑戰名家的勇氣。名家,是社會的文化形象,他們為
萬眾所矚目,具有特殊的影響力,而中國社會歷來有為尊者諱
的傳統。要不要點名批評,能不能批評名家,本刊在創辦之初,
曾為這些問題困擾不已,特地請教過呂叔湘先生。呂先生說:
“我在生病,醫生讓我打針吃藥,我能把醫生當敵人嗎?”這句話
大大鼓舞了我們的士氣。本刊創刊號上,便刊出了批評華君武
先生漫畫中的錯字的文章。華老非但不以為忤,還寫信給我們
說“老漫畫作者寫錯字與庶民同罪,不必客氣”:他“不想做死不
悔改的錯字派”。2000年我們又“咬”了以王蒙為代表的十二位
作家,同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不少作家都公開表態:“只
要有利于語文規范化,甘愿做《咬文嚼字》的靶子。”后來我們曾
由此形成了“三抓”的選題方針:抓龍頭單位,抓公眾人物,抓典
型差錯。
其次是干預生活的勇氣。我們承認《咬文嚼字》是一個小刊
物,但我們從來不因刊小而自慚形穢,相反,總是抓住一切機
會,發出自己的聲音,推動語文生活的健康發展。所謂干預生
活,便是積極地影響生活,引導生活。具體做法有三點:一是組
織大型的查錯活動,自1995年創刊以來,幾乎每年一次。如
2004年的“給城市洗把臉”,得到了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十
二座城市的支持,有些市長親自過問這項工作。前不久編輯部
有人重游故宮,看到本刊指出的差錯已經得到糾正,大家都為
自己在凈化語文環境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而感到高興。二是開展
出版物檢測工作。據不完全統計,我們檢測過的圖書不少于
3000種.期刊不少于1000種,報紙不少于100種。在大量檢測
數據的基礎上,本刊在慶祝創刊十周年的時候,公布了《當代漢
語出版物中*常見的100個別字》,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不少新聞出版單位都把它作為重要的業務學習材料。三是開辦
咬文嚼字講習所,培養咬文嚼字骨干,壯大咬文嚼字隊伍。現已
舉辦了三期,得到了學員的高度評價。
再次是學術攻關的勇氣。在語文運用十,經常有一些難題,
讓人舉棋不定。“唯一”還是“惟一”?“想象”還是“想像”?“1990
年代”的說法行嗎?叢書名用書名號還是引號?……這些問題丁
具書上查不到答案,專家們又說法不一,成了文字運用中的攔
路虎。本刊為此特開辟《百家會診》專欄,請各路高手集體攻關,
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比如“唯一”還是“惟一”,在討論中梳理了
兩千多年來“唯”“惟”的使用情況,*后得出結論:“唯一”更符
合現代人的使用習慣。這一結論現已為新版《現代漢語詞典》所
認同。
第三,刊物要有智慧,不能平鋪直敘。《咬文嚼字》創刊時,
全國已有8000多種刊物,要在其中爭得一席之地,其難度是可
想而知的。一個刊物要打開局面,可以投入資金作廣告宣傳,也
可以依靠相關部門協助作行政推廣,但事實證明,*可靠的還
是充分發揮編輯的創造力。編輯的智慧是*大的財富。一個刊
物要能持續性地發展,沒有編輯智慧是難以想象的。
《咬文嚼字》的編輯智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日打破思維慣性.出奇制勝。比如創刊前夕,全國征訂,
結果十分可憐:上海報數55冊,全國總共不過500冊。我們冒
險印了2萬冊。怎么推銷呢?后來想到了一個“向我開炮”的點
子,號召讀者向即將出版的《咬文嚼字》“開炮”,查出一處差錯
獎勵1000元。這是_條富有新聞價值的材料,一下子吸引了
媒體的關注,成了當時轟動一時的文化新聞。創刊號2萬冊全
部售罄,還先后重印了兩次??飭涡斜局赜?,這在當時也是
十分罕見的。
二日突破自身局限,借船出海?!兑慕雷帧樊吘故切】?br />
物,其影響力還是有限的。怎樣讓我們組織的查錯活動,取得
*大的社會反響呢?我們的做法是借助強勢媒體發力。比如
1995年組織的“三報一刊有獎競查”,由于解放日報、文匯報、
新民晚報配合宣傳,在社會上造成了強大的聲勢,以至到了查
錯那天,出現了一報難求的局面。2006年組織讀者查“春晚”
差錯。更是一呼百應,查者云集。央視的巨大影響力,“春晚”的
巨大吸引力,為這一活動集聚了空前的人氣。當查錯結果公布
時,全國媒體都爭相刊載。
三日捕捉社會熱點,趁熱打鐵?!兑慕雷帧凡⒎切侣勵惪?br />
物,但適當沾上一點新聞色彩,往往會使刊物更富有活力和靈
氣。比如當“PK”“忽悠”這類新詞新語流行時,我們會及時組織
專家開展研究,告訴讀者這些詞語的來龍去脈。當“七月流火”
“愿景”“超女”這類詞語成為新聞話題時,本刊也會發表相關
文章參與討論,讓讀者從語言角度開展思考。這種趁熱打鐵的
做法,提高了刊物介入社會生活的程度,也進一步縮短了和讀
者的距離。
四日善于點鐵成金,別開生面。比如有一篇稿子,是批評趙
忠祥的。趙忠祥說小鴿子剛孵化出來,如果吃不到“鴿乳”就會
餓死。批評者認為鴿子不是哺乳動物,何來“乳汁”一說?本刊編
輯覺得言之有理,決定采用。后來又聽人說確有“鴿乳”,編輯為
慎重起見,把稿子撤了下來。經過再三查閱資料,*后向信鴿協
會求教,才知道小鴿子剛孵出時,大鴿子的嘴里會分泌出白色
的漿汁,養鴿人習慣稱之為“鴿乳”。由此可見,批評稿只知其
一,不知其二,不能采用。如此處理,當然不錯,但只是屬于常規
思路。本刊編輯部覺得批評稿寫得不錯,不用可惜,而“鴿乳”一
般讀者并不知情,也有介紹一下的必要,于是別出心裁,另設了
一個欄目《撤稿札記》,既刊出了批評稿,又刊出了“批評”不能
成立的“調查紀實”。稿件刊出以后,讀者稱贊有耳目一新之感。
第四,刊物要有激情,不能敷衍塞責。一個刊物在剛創辦
時,往往會熱情如火,虎虎有生氣;幾年以后,便會漸露頹色,疲
于奔命。所以前輩出版家說過,辦刊物往往開始時是人辦刊物。
到后來便是刊物辦人,捉襟見肘,得過且過。我們要求編輯部同
仁要始終保持激情洋溢的精神狀態。
首先是對母語要充滿熱情?!兑慕雷帧肪庉嫴康某蓡T,不
但應該是語文法規的堅定的執行者、熱情的宣傳者,還應該是
一個執著的研究者,要從學術層面對語文法規的完善和科學.
盡到一個語文工作者的責任。同時,還要時刻關注社會語文生
活的發展和變化,及時捕捉值得在刊物上談論的語言現象。
其次要對《咬文嚼字》刊物充滿熱情。為了保證刊物的質
量,編輯部作出了一系列的規定。比如,每采用一篇稿子,至少
要查閱三部工具書;每一期校樣,至少要有十個校次;每一期成
品,至少要有五人重新審讀。2002年7月,本刊曾出過一次技
術事故,電腦莫名其妙地刪去了六篇文章的**行文字。當我
們發現這一情況時,刊物已經全部發出。為了維護刊物的形象,
我們沒有采取下期更正的常規做法,而是毅然決定這期刊物全
部重印。這一處理雖然蒙受了經濟損失,卻贏得了讀者信任。讀
者在來信中說:“為漏印六行字而重印整本刊物,這種舍財取
信、視讀者為上帝、視質量為生命的大義之舉,在讀者心中樹立
了一座永遠的豐碑。”
另外還要對讀者充滿熱情?!兑慕雷帧纺苡薪裉斓某煽儯?br />
和讀者的支持是分不開的?!兑慕雷帧返淖x者是極其認真的讀
者,極其可愛的讀者。我們曾經說過,本刊至少有十萬名義務校
對,刊物上一個標點的失誤二都會有幾百位讀者來信??锷险f
迫擊炮是“輕武器”,部隊的讀者立即來信告訴我們,迫擊炮有
160毫米、120毫米、82毫米、60毫米四種,除了60毫米一個人
可以背著走外,其他的都不是輕武器,160炮豎起來有兩層樓
高呢。刊物上說圣馬力諾是“教皇國”,熟悉歐洲史的讀者立即
告訴我們,圣馬力諾早在公元1263年便制定了共和法規,它是
歐洲*古老的共和國。為了回報讀者,我們提出了“全方位掃
描,零距離貼近,無障礙閱讀”的編輯方針,并建立了讀者俱樂
部,開通了熱線電話。我們在為讀者服務的過程中獲得了*大
的二陜樂。
有讀者曾通過“熱線電話”問:國民黨以“焦土抗戰”為名點
燃的長沙大火,為什么又名“文夕大火”?接聽電話的同志遍查
資料,沒有找到答案,*后向湖南省方志辦公室、湖南省圖書館
求援,才算揭開謎底。原來這是“韻目代日”的產物。“長沙大火”
發生在1938年1 1月12日,12日這天的韻目是“文”字,大火
是在晚上點燃的,故稱為“文夕大火”。當我們把查得的結果告
訴讀者時,那位先生非常激動地說:“想不到長期沒解決的問
題,《咬文嚼字》這么快就給了我答案。”“熱線電話”溝通了我們
和讀者的感情。
*后,再講一個讀者故事。2002年5月,電子信箱里收到
一封郵件,是廣西北海一位讀者發來的。他說當年自己是上海
的支邊青年,現在已經退體。在他的書架上立著1995年到
2000年六本《咬文嚼字》合訂本。這都是他年過八甸的父親在
上海買了寄給他的。去年剛寄書不久,父親便過世了。今年只能
讓七十多歲的老母親接手買合訂本。她老人家不知《咬文嚼字》
為何物,為了兒子,從靜安寺一直走到原新華電影院,才算買到
一本。讀了這個故事,編輯部同志都很感動。試想一下,一個匕
十多歲的老人,為了一本自己不知為何物的《咬文嚼字》,一連
走了幾站路,問遍一個個書攤,一家家書『占,這是多么感人的
場面啊!想到這位老太太,我們怎能不兢兢業業地編好自己的
刊物呢?
(原文發表于《傳媒》雜志2007年第1期)
城市簡稱十二問
◆黃 青
一、成都是四川省省會,中國
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它有個漂亮
的簡稱“蓉”。你知道這個簡稱的來
歷嗎?
二、南昌是軍旗升起的地方,
舉世聞名的城市。南昌簡稱“洪”,
原因何在?
三、重慶物華天寶,地產豐
盈.是我國長江上游和西南地區的
*大城市,它的簡稱是“渝”。你能
說出這個簡稱的來歷嗎?
四、南寧是廣西壯族自治區
的首府,簡稱“邕”你知道“邕”字
的來歷嗎?
五、廈門是一座風光旖旎的
海港城市,馳名四海的通商口岸,
它有個富有詩意的簡稱“鷺”。你知
道這個“鷺”從何mf來嗎?
六、貴陽是貴州省的省會,簡
稱“筑”。你知道其中的緣由嗎?
仁、南京是我國著名的歷史
文化名城,簡稱“寧”。此“寧”從何
而來?
八、廣州是我國華南地區的
中心城市,有巾國“南大門”之稱.
簡稱“穗”,你知道這一簡稱的由來
嗎?
九、福州市是福建省的省會,
它也有一個引人遐想的簡稱“榕”。
福州何以簡稱“榕”?
十、深圳這座以現代化、年輕
化而著名的新型城市,簡稱“鵬”。
你能說出為什么有這樣一個稱呼
嗎?
十一、開封是我國七大古都
之~.國務院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
名城之一,簡稱“汴”。你能說出這
個簡稱的來歷嗎?
卜二、紹興是魯迅先生的故
鄉,歷史悠久,,名人薈萃.索有“名
士之鄉”的美譽。它的簡稱是“越”
你知道其中的的原因嗎?
《佛源詞語十二問》
參考答案
一、“剎那”在古印度川作*
短的時間單位有人根據《大唐西
域記》一書的汜載來推算.“剎那”
的時間量值大約是1秒的1/75。
二、佛教有三寶,即教主釋迦
牟尼為“佛寶”.經籍教義為“法
寶”,弘揚佛法的僧團為“僧寶”。
“三寶殿”即佛殿。佛教規定,上佛
殿禮拜、誦經、供養時,必須恭敬肅
穆,不得隨意在佛殿閑逛、閑聊。
三、《長阿含經》《智度論》等
佛教經籍稱。以須彌山為中心,以
鐵圍山為外郭,為一個小世界。一
千個小世界為“小干世界”,一十個
“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一十個
“中千世界”為“大千世界”。后用
“大千世界”來指廣大無邊的小存
空間
四、“六根清凈”的“六根”,亦
名“六情”,佛教認為眼、耳、鼻、舌、
身、意等六者,具有攝取相應之六
境(色境、聲境、香境、味境、觸境、
法境)產生相應之六識的功能,是
罪孽的根源,故名。這里的“根”有
根源、源頭的意思
五、佛家多選擇名山創建寺
院,因渭*初在某個名山建立寺院
為“開LlJ”,引申指寺院的**代住
持,即開山祖師。
六、“神通”本指通過修煉獲
得的神秘力量佛教認為.佛、菩薩
有“五神通”:“神足通”.能飛天入
地,出人二三界;“天眼通”,能見世問
種種形色;“天耳通”。能聞世問種
種聲音……“神通”現泛指特別高
強的能力。
七、“五體投地”的“五體”,義
稱“五輪”,指雙肘、雙膝和額頂。
八、“因緣”是梵文Hetuprataya
的意澤。佛教教義認為,在產生
“果”的過程中,起主要直接作用的
條件是“因”,起問接輔助作用的條
件是“緣”。“因緣”的本義就是造成
結果的各種條件和因素。
幾、佛教中的“圓通”,指修行
達到的一種境界,意思是圓融無
礙,智慧神通?!度胤〝怠方忉屨f:
“性體周遍日圓,妙用無礙日通。乃
一切眾生本有之心源,諸佛菩薩所
證之圣境也。”
十、撞鐘在寺院中是很重要
的一項活動,意在警覺僧眾,消除
昏惰,精進修煉。“做一天和尚撞一
天鐘”是說要做好和尚,就要撞好
每一日鐘,暗含每日精進之意。
十一、佛教中的“祝愿”,又作
“咒愿”,是指僧人于受食等活動之
際,以唱誦或敘述咒語的方式為眾
生祈愿。
一份書單參考答案
原題載二O0七年**期封二
1.《北京耒
的檢察官》中的
“耒”字,應該為
“來”。耒,音,
指古代的一種農
具,不是“來去”
的“來”。
2.《朱子家
訓·道德經·曾廣
賢文》中的“曾廣
賢文”,應該為
“增廣賢文”?!对?br />
廣賢文》是我國
古代流傳甚廣的
蒙學讀本,作者
和成書年代已不
可考。“增”即增
加、增補的意思。
3.《格言聯壁》中的“聯壁”,應
該是“聯璧”,意思即并列的美玉。
該書是我國古代的格言集錦,每一
條格言形式上都比較整齊,大都是
兩兩相對,故日“聯璧”。
4.《民國版雀巢人物畫稿三千
法》中的“雀巢”應該為“雀
。巢”。該書作者王云軒,號“鶴巢”,近。
代著名畫家,常署名“口巢”。
5.《黿腦啟示綠》的書名用的
是繁體字,不規范,應該用簡化字
“啟”字是錯字,正確的是“獸”
6.《親合力》中的“親合”應該
是“親和”,“親和力”是兩種或兩種
以上的物質結合成化合物時相互
作用的力。歌德自己說,他正是用
這一化學名詞給小說命名的。
7.《蒙學精萃鋼筆楷書字帖·
四書》中的“精萃”應該是“精粹”,意
為精華。
8.《官場現行記》中“現行”應
是“現形”,意為現出原形。該書是
清人李寶嘉撰寫的一部諷刺官場
腐敗、揭露官場丑惡的小說。
- >
我與地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